a – 张艺兴人民日报撰文:敦煌召唤着我们
音乐话剧《受到召唤·敦煌》剧照。身着白色服装者为张艺兴。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敦煌,蕴藏着悠久的历史,正以年轻的方式重焕新生。这一年来,参与中国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《受到召唤·敦煌》的创排与演出,我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召唤,是如何在当下引发共鸣、唤起情感的。 记得自己最初与敦煌结缘,是一次音乐创作。2021年,我创作了歌曲《飞天》,想用流行音乐重新诠释敦煌壁画自由、灵动、超然的美。没想到,年轻人留言热烈,他们说以这首歌为切入口,第一次认真地走近敦煌、了解敦煌。这让我意识到,我们需要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恰当的“打开方式”。 我始终相信,文化传承离不开“动人”,而动人的前提是“走心”。让年轻人靠近,讲述传统文化便不能板着面孔,让人觉得遥不可及。只有当年轻人觉得“这与我有关”“我听得懂”“我愿意表达”,传统文化才会更加生机勃勃。 这也是我参演《受到召唤·敦煌》的初心。剧中我一人饰演1935年的常书鸿与2035年的张燃。常书鸿放弃巴黎生活,只身奔赴西北大漠,燃尽一生接续文化的薪火;张燃则是未来的数字文保工程师,用科技手段点亮壁画生命。一个是“燃尽”,一个是“点亮”,两个人物跨越百年,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守护敦煌。 主创团队曾去敦煌实地采风,近距离感受那些壁画上的笔触与温度。这趟行走,犹如沐浴在历史的风里,我们只觉这“风”温柔翻动古老的篇章,那些饱经岁月磨砺却依然熠熠生辉的往事,化作商队的驼铃、边关的羌笛、沙场的号角,直抵耳畔。 …